出發。
出發應選擇適當的時機,避免撞車或超車時與對方的人發生沖突。
正確做法:注意觀察同泳道游來掉頭的人和即將出發的人的速度,與自己的速度比較;如有快速游來并掉頭的人,等其掉頭游出后再出發;如有慢速游來并要掉頭的人,在其接近池端前出發,這樣不影響其掉頭;如有慢泳者先于你出發,而你估計會超車,觀察一下對面一側是否有游來者,待慢泳者游出一定的距離后再出發,這樣可避免中途超車時與對方來者撞車,或者無需超車。
錯誤做法:在對方游來者接近池壁掉頭前后出發,這樣很容易與游來掉頭者撞車。
好了,先總結這么多。大家如有其它好的做法也可拿出來補充和分享。這些是自己游泳時觀察和特別注意的規則,但因為別人不知道,所以仍然時有被卷入混亂或撞車的情況。如果大家都按照同樣的規則游,泳池交通就會比較暢通和有秩序。
定期去游泳池游泳,或是在健身房的熱水浴缸里泡澡放松,似乎都是健康的生活方式。然而科學家發現,泳池中的防曬霜、汗液及尿液與及為保持池水潔凈而添加的其他化學物發生反應,進而在泳池或浴缸中釋放有害化合物。
已有研究表明,在實驗室環境中,滅菌消毒時產生的副產物可能會給細胞帶來遺傳性損傷。
科學家們對游泳池及熱水浴缸(包括公共的和私人的)中的水進行了檢測,從水龍頭開始,再到經正常頻次使用及頻繁使用后的浴盆,逐一進行了檢測,終在其中鑒別出了逾百種消毒副產物,之后,在實驗室中對提取的試樣是否會造成細胞基因損害進行了試驗。
檢測結果顯示,平均而言,與水龍頭里的水相比,泳池和浴盆中的水誘導有機體發生突變的機率分別增加了2.4倍和4.1倍,并且,泳池使用率越頻繁,這種機率變得越高。
科學家們建議,泳池及溫泉療養地的管理者可以通過加大對水池的清潔力度和增加換水頻次,來減少其中的水消毒副產物的數量。同時,為降低健康風險,他們也建議游泳者和泡澡者可事先進行一次淋浴,并杜絕違公德的行為。